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王中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观点】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答问

2012-07-04 13:28:56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
A-A+

  1.你的作品试图向观众传达一种怎样的经验(观念、体验)?

  我相信有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存在着,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暗示或引伸到作品以外的某些内在性内涵,所以我做作品总有一种无法摆脱的沉重感。

  艺术是一种精神性的展现,她确实充满魅力。科学、哲学或宗教都不能完全阐明这种看不到、摸不着的属于精神的东西,而艺术却总能进入并参与这一隐秘的进程。艺术是人类心灵中非常特别的东西,她与生存本身和工艺技巧等等是有区别的。因此,我不愿在自己工作室的一隅仅仅从事完成一些个体技术的自由发挥。不管是我的“老北京系列”、“四合院拆迁系列”、还是“生命?”系列,我都试图传达不断发展的机械社会、秩序与人性的冲突,强调对机械社会**的深层意义,并希望一种纯粹的个人精神能触及到人们的心智、解释并影响一些与人类精神有关的问题。

  2.你认为雕塑的材料在你的创作中处于怎样的位置、你是基于怎样的考虑选择了你现用的材料而不是其它的材料?

  沉重的力度感对我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力,也可以说是一种本能驱使。从物理的角度看,材料本身的存在反映了各种物种的有限性,而将冰冷的铁板、铜板等金属通过锻、铸、焊、割、铨、烧、阻隔、断裂等等手段扰乱金属表面、直面它们的内在,将材料内藏的属于人文历史的隐喻引发出来,使之靠近我的心理感受,并呈现一种精神作用于观者。

  根据内在需要,我也使用各种型材、旧房梁、砖瓦等等,“四合院拆迁系列”则将整个废墟也纳入到作品之中。

  3.你面对的视觉资源是什么?你的作品所采用的视觉符号与这种视觉资源的关系是什么?

  有一幅漫画这样描绘未来的人类:一个硕大的头颅带动萎缩的身躯及四肢坐在计算机处理器前……

  新技术革去我们的生命,机械似乎在主宰世界。人类好像无瑕去抚慰自己疲惫的心灵,忙着去宇宙中寻找生命。科技不断进步、城市飞速发展;封闭的四合院被拆除,而人的心灵空间反而阻隔;胡同里的汽车声取代了孩子们的嬉戏声,历史的记忆正在消失;长辈们坐在断垣上注视着这片废墟……。人们心理依托突然丧失后的恐慌,生存的本能支撑着匮乏的心灵空间。几千年来属“人”的初始究竟延伸了多少?

  当下的思考、怀旧的情结、无法摆脱的沉重感,使我总是试图去揭示弥补那些本来看不见的裂痕,去寻找一种特殊的、富有震撼力的、带有冷静哲学思考的视觉符号。

  4.你认为中国当代雕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?你的作品与这些问题的关系如何?

  当代中国雕塑可以说有观念、有计划、有群体,但作为本色存在的艺术却很苍白。

  最重要的是关注置身于世界与时代和人本身存在的位置和处境、及由这种处境派生出的种种理由,才是当代中国雕塑乃至当代中国美术存在的本质。

  我们似乎并未真正认识到这个本质才是当代中国艺术生存的依据。

  5.你认为中国当雕塑更应强调普遍主义,面对国际语境发言,还是侧重针对中国的问题,采用中国的方式。

  这个问题的提出本身说明了另外一问题,它反映出整个中国当代美术的心态。急于总结、指导艺术的发展。艺术家热衷于与国际接轨、忽略了当代中国美术存在的基本要素:当代的精神背景,作为当代人和作为整个“人”的心理取向以及艺术家的个人灵魂。

  国际性标准和区域性标准没有固定的准则,多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,人类的心智就是坐标,一旦了解属于心灵的东西,也就了解了世界。

  6.你认为雕塑的边缘何在,它的未来前景是怎样的?

  雕塑在当代似乎很强调一种进化的艺术观,建立于一套人为过程的演进上。“雕塑”好像被“装置”或其它什么所替代。其实这只是词汇问题。如果仅从字面上解释,“雕”即石雕,“塑”指泥塑,别的材质都非其所指。

  也许我们应该换个词汇来形容这些占有空间的东西,它通过一种更深刻、更多样的空间性表达、将进入这个空间的人扣紧,在刹那间、将具有整体性的深度内涵直接作用人的精神世界。

  无论如何“雕塑”的内涵将随着人及自然本性的了解而丰富起来,“雕塑”也将迈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境界。

  (原载《第一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画册》1998年)
 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王中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